举办奥运会需要巨大的能源供应量,相当于大幅增加碳排放量。
这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宋世明:实行省以下环保部门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主要有两大现实背景。在事中监管后,地方政府推动统一的信用监管平台建设,包括环保部门在内的政府部门,可以对失信者联合惩戒。
设置环保所(分局)符合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要求,同时也满足执法前移的要求。这也说明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影响国计民生的地步,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更强势手段执法。江苏省环保厅苏中督查中心主任戴明忠表示,属地化管理的环境监察执法模式存在诸多缺点,比如在现实监管执法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缺乏独立性等,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大量存在。市级环保局实行以省级环保厅(局)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仍然是同级地方政府的组成部门,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所谓垂直管理,是指省以下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实行垂直管理,由省级环保机构直接管理市(地)县监察监测机构,承担其人员和工作经费;所谓双重管理,是指市(地)级环保局实行以省级环保厅(局)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县级环保机构不再单设而是作为市(地)级环保局的派出机构;所谓的地域管理,指的是各级政府政府为履行环境质量责任而实施的综合管理。
日前召开的环境保护部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部党组扩大会上,陈吉宁部长再次强调,要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完成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我们想知道,为何单独将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落实这一制度设计面临哪些障碍?还有哪些配套措施需要跟进?对话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教研室主任宋世明采访人:本报记者为何实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强化环境执法效力记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在治理PM2.5的同时,兼顾O3的治理,双管齐下,寻找突破口,循序渐进,科学综合治理,才可能最终有效控制空气污染。
others2015年,北京市大气SO2、NO2和CO及PM10浓度均已达到国家制定的2017年目标。O3浓度持续升高的原因首先在于O3前体物未能得到合理控制,此外颗粒物浓度下降,大气紫外辐射恢复增强,O3产生率也会有所提高。2016年上半年,北京入夏以来O3污染高值频现,将北京市空气质量拖入了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338个)空气质量排名的后10名。研究区域高架点源(燃煤烟囱)和高强度面源(秸秆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对整个区域大气边界层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对北京大气混合层高度和大气容量的影响,提前预测预警,调控收获季节秸秆燃烧时间和燃烧量,加大秸秆的利用率,降低北京及区域秋季重霾污染爆发频次。
北京市PM2.5治理初见成效,但2017年难以达到60g/m3,有当初对治理进程过于乐观的估计,也有治理过程中难以预料的难题,尤其是区域协同治理的问题,其对北京重霾污染过程形成的作用一直在被低估。北京夏季大气O3污染治理面临极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北京市大气污染全方位治理带来了机遇。
率先行动,成功治理,将给我国其他城市治理大气污染提供经验和样板。双高污染的反季节出现,造成全市居民全年均生活在较差质量的空气环境中。鼓励环保科学工作者定期走进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环保科普知识讲解,宣传环保政策,传授简单易行的家庭环保技术方法。风频统计显示大于2m/s的南风和北风频次显著下降,而弱风(风速2m/s)频次显著增加。
2015年,北京以O3为首要污染物污染天数为56天,较2014年、2013年的50天和43天分别上升12%和30%。因此,要正确理解目前北京夏季O3超标现象,O3作为首要污染物超标,并不意味着PM2.5治理有了显著的效果、不用再治理了,而是治理进入了更加复杂的僵持阶段,必须将单一治理大气污染目标调整为多目标协同治理。对近年来北京及京津冀秋季重霾污染形成过程的机理研究表明,高架源的高排高放和大面积的秸秆燃烧造成大量细颗粒物的排放,在弱偏南风或静风的气象条件下,污染水平扩散微弱,弥漫在大气较高层中的原始排放颗粒物造成对阳光的散射和吸收,一方面耗散辐射能量造成上部空气升温,另一方面阻挡了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造成地面温度下降,更易形成稳定的大气边界层逆温结构。中科院大气物理所20062015年长期定点观测显示,北京大气O3前体物之一,挥发性有机物(VOCs)总浓度(TVOCs)最近10年平均为31.4ppbv,其中烷烃所占比例(39%)最高,其次是芳香烃(26%)、烯烃(13%)及卤代烃等(24%)。
(2)优先控制?NOx?的同时,全面控制?VOCs?排放量。以O3的8小时日最大浓度为指标,20132015年北京大气O3的8小时日最大浓度分别为267g/m3、311g/m3和283g/m3。
与全国大多数城市相比有所不同的是,北京不仅冬季PM2.5污染严重,而且秋季污染也十分严重,秋高气爽和金秋十月已经成为北京的回忆。PM2.5据中科院站点长期观测,北京市近12年PM2.5的年平均值为92.7g/m3,2006年PM2.5年均值最高,达到110.7g/m3,此后PM2.5浓度逐年下降,平均每年下降3.36g/m3。
对北京及我国O3和PM2.5协同控制的科学研究势在必行。TVOCs呈波动缓慢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0.46ppbv,烷烃下降明显,但活性更强的芳香烃和烯烃呈上升趋势。预计2030年前后,当我国碳排放出现拐点时,VOCs和EC会出现全面持续下降。卫星AOD数据仅能作为地面观测数据趋势判断的一个参考。北京市NO2和SO2柱总量分别下降15%和48%。O3全国城市大气O3问题日渐显现。
地面遥测AOD变化与卫星观测值总体趋势一致,但绝对值高于卫星观测值,其原因是由于探测技术的局限性,卫星观测AOD结果有效值的平均低于实际的20%30%,有些地区的观测偏差更大(如四川盆地)。综合环保部和北京市2013年以来公布的数据,以2015年北京市PM2.5年均值80.6g/m3为基准,如按目前下降速度,预计北京市在2021年以后才能达到60g/m3左右的年均值。
与北京东南部接壤的河北廊坊PM2.5年均值也比北京高5%以上。20132015年,无论是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还是O3的8小时日最大浓度,北京均是京津冀区域内浓度水平最高的城市,分别较区域平均浓度水平高23%和16%,相应地,北京也是京津冀地区以O3为首要污染物污染天数和O3超标天数最多的城市,分别较区域平均天数高73%和102%。
仅秋季,近10年平均风速每年下降0.028m/s,主要缘于弱风(2m/s)频次从70%上升至79%,并且弱风中南风频次显著增加,北风频次显著减小。北京大气O3问题更为严峻。
从观测数据分析,北京市大气PM2.5下降缓慢的原因有两个。省会城市石家庄、郑州和济南2015年PM2.5年均值分别为89g/m3、96g/m3和90g/m3,分别高于北京10%、19%和12%。不难想象,此时哪里的地面污染源排放越多,哪里的空气污染就会越加严重。而NH3的问题,不仅取决于农牧业的发展和管理,也涉及到越来越多的工业NH3排放。
重点排放源包括机动车、加油站、工业喷涂、石化产业、印刷和有机溶剂使用等。坚持不懈地治理道路扬尘、建筑工地扬尘和工业粉尘,重点保护北京西北广大区域水源涵养地的植被,并杜绝任何污染企业进驻,是保障北京地区春季空气污染逐步改善的重要方面。
需要政府部门更加精细化的工作。(4)治理扬尘,保护植被。
(1)冬季?PM2.5?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实现VOCs的业务化观测,是减少夏季O3超标的关键。
我国大气污染的治理进程、空气质量的改进速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公共环保意识的成长速度,取决于全民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2)PM2.5?导致的重霾污染天数减少缓慢。北京大气PM2.5浓度呈现冬秋季节高,夏春季节低。O3污染则不同,不但夏季超标天数多,而且浓度水平在京津冀乃至全国均处最高水平。
北京周边区域高浓度的细颗粒物对北京重霾污染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但这一影响一直在被低估。比2013年45天次、13天次相比重污染减少了14天,但严重污染天数增加了2天。
与2014年相比,2015年161个城市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上升了3.6%,日均值超标天数上升了0.8个百分点,超标城市增加了9个。(3)调控高架点源、高强度面源。
例如,不能仅从近地面PM2.5的源解析结果判断北京周边高架工业源和生物质燃烧源对北京重霾形成的作用大小,其对整个区域大气边界层的影响和对大气污染物容量的降低作用一直在被低估,很可能影响到整个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控措施的制定和效果的评估,也有可能是北京力气下的很大,但收效不显著的重要原因。北京2015年共发生46天次重度及严重污染,其中冬季22天、秋季13天、春季8天和夏季1天,分别占50.0%、29.5%、18.2%和2.3%。